合作客户/
拜耳公司 |
同济大学 |
联合大学 |
美国保洁 |
美国强生 |
瑞士罗氏 |
相关新闻Info
-
>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、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(二)
> 肺内液表面张力的作用、临床意义及测量方法(二)
> 各种测量ILs汽化焓对比:表面张力法、热重法、简单相加法、 基团贡献法……(一)
> 放心喝!张家界6处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
> 液层模型:微重力条件下界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基本流动规律【研究成果】
> 基于表面张力方法判断物质(或材料)的亲水性(一)
>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之氟碳表面活性剂YM-316复配性能及表面张力测定(上)
> 助剂临界胶束浓度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表面张力的影响(二)
> 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对表面张力的要求
> 纳米沸石咪唑酯骨架ZIF-8颗粒的油水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及岩心驱替实验——摘要、材料与方法
推荐新闻Info
-
> 3种助剂对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药液表面张力、金钗石斛菲盾蚧防治效果的影响(三)
> 3种助剂对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药液表面张力、金钗石斛菲盾蚧防治效果的影响(二)
> 3种助剂对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药液表面张力、金钗石斛菲盾蚧防治效果的影响(一)
> 利用LB膜分析仪技术制备纳米环组装阵列,得到一种具有结构色的材料
> 覆盖有疏水网的开放管道液体输运稳定性研究(下)
> 覆盖有疏水网的开放管道液体输运稳定性研究(上)
> 水、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(三)
> 水、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(二)
> 水、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(一)
> 弹簧秤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装置改进措施及效果
混合型生物洗油菌发酵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值测定(三)
来源: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浏览 793 次 发布时间:2025-01-03
实施例2
表面张力测试:采用白金板测定菌株发酵上清液的表面张力。
将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)ZZ-11、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、混合菌剂(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)ZZ-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按1:1数量比混合)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,在28~30℃条件下振荡培养发酵,直至发酵液中菌落浓度达到108~109
cfu/mL。
分别取上述各组30 mL发酵菌液,10000×g室温离心10 min,取各组发酵上清液,利用表面张力仪测定各组发酵液的表面张力,测定3次,取平均值,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。
表面张力是洗油剂对原油洗脱能力的重要指标,数值越低、洗脱能力越强。测试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)ZZ-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发酵上清液均能降低表面张力,混合菌剂发酵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值更低。
实施例3
界面张力测试:在45℃下,采用TX500C界面张力仪测定菌株发酵上清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。
将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)ZZ-11、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、混合菌剂(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)ZZ-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按1:1数量比混合)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,在28~30℃条件下振荡培养发酵,直至发酵液中菌落浓度达到108~109cfu/mL。
分别取上述各组30 mL发酵菌液,10000×g室温离心10 min,取各组发酵上清液,在45℃下,用TX500C界面张力仪进行测定,另取同体积的LB液体培养基作为空白组。当连续3次读数之差在10-3m N/m之内时,即可认为测定的体系已经达到平衡状态,记录最终的界面张力,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。
从表2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与空白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)ZZ-11、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的界面活性好,油水界面低至1.92 mN/m和1.90mN/m,为低界面张力水平。混合菌剂的界面活性更为突出,低至0.68mN/m。
实施例4
洗油实验:
将原油与石英砂按照质量比为1∶5搅拌均匀制备油砂,放入60℃烘箱中老化24 h,取出密封备用。
将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)ZZ-11、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、混合菌剂(2组,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
)ZZ-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按1:1和3:2数量比混合)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,在28~30℃条件下振荡培养发酵,直至发酵液中菌落浓度达到108~109cfu/mL。
分别将上述各组30 mL发酵液倒入不同的离心管中,另取同体积30 mLLB液体培养基作为空白组;然后各离心管分别放入上述经过老化的15g的油砂(初始油砂含油量为2.5g),密封,均匀震荡5次后,放入60℃烘箱静置,24 h后取出。倾倒尽上层液体后,用20~25℃蒸馏水反复冲洗至水相无色,并收集合并冲洗液。
再将油砂烘干进行称量(离心管+油砂),质量为m1,离心管的质量为m0。
洗油效率η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:
η=(15-(m1-m0))/2.5
各组洗油效率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,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)ZZ-1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发酵液均具有优秀的洗油效率,本发明混合菌剂的洗油效率更为优异,分别达到84.39%和93.32。
综合实施例1~4的测试结果说明解淀粉芽孢杆菌(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)ZZ-11、胶冻样芽孢杆菌(Bacillus mucilaginosus)ZZ-8均可作为生物洗油菌;本发明混合菌剂能将油从油砂表面分离开来,洗油后油砂洁净、松散,有防止原油再粘附的作用,具有十分优异的洗油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