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客户/
拜耳公司 |
同济大学 |
联合大学 |
美国保洁 |
美国强生 |
瑞士罗氏 |
相关新闻Info
推荐新闻Info
-
> Layzer模型与Zufiria模型研究界面张力对Rayleigh-Taylor气泡不稳定性的影响
> 深过冷Ni-15%Sn合金熔体表面张力的实验研究与应用前景
> 表面张力在微孔曝气法制备微气泡中的核心作用——基于实验研究的深度解析
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三)
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二)
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一)
> 超微量天平比普通电子天平“好”在哪?
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四)
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三)
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二)
芳烃化合物在空气/水相界面的成膜性能研究
来源:湖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浏览 1556 次 发布时间:2023-05-09
摘要:合成了双头基多氟烷基两亲杯芳烃化合物1和2,利用表面压一面积(π-A)等温线、压缩/扩张循环等温线与膜稳曲线研究了他们在空气/水相界面的成膜性能,并用紫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组装的LB膜进行了结构表征。结果表明:化合物1和2在空气/水相表面均能很好的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,取代基碳原子数的增加使得化合物2的Langmuir膜单分子面积增加,崩溃压相应减少,组装的LB膜均为H-聚集体,结构均匀,稳定性好。
Langmuir-Blodgett膜技术(LB膜)是一种精确控制薄膜厚度和分子排列的单分子膜沉积技术,即在水气界面上能将成膜材料分子加以紧密有序地排列,形成单分子层,然后再转移到固体衬底上的制膜技术,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功能化合物的光学、电磁学、分子识别与催化等性质转移到膜材料中。杯芳烃是继环糊精、冠醚之后出现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分子,它具有空腔可调节,构象可变换,并易于化学改性和修饰等特点,特别是对它进行适当修饰以后的化合物在材料化学,配位化学,生物化学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。基于上述认识最近我们合成了双头基多氟烷基两亲杯芳烃化合物1和2(图1),并对该化合物在空气/水相界面的成膜性能以及LB膜的结构进行了研究。
结论
合成了双头基多氟烷基两亲杯芳烃化合物1和2,并对该化合物在空气/水相界面的成膜性能进行了研究,利用表面压一面积(π-A)等温线、压缩/扩张循环等温线与膜稳曲线,紫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组装的LB膜进行了结构表征,表明化合物1和2在空气/水相表面均能很好的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,取代基碳原子数的增加使得化合物2的Langmuir膜单分子面积增加,崩溃压相应减少,组装的LB膜均为H-聚集体,结构均匀,稳定性好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