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客户/
拜耳公司 |
同济大学 |
联合大学 |
美国保洁 |
美国强生 |
瑞士罗氏 |
相关新闻Info
-
> 中心对称分子稀土夹心双酞菁铥LB膜制备及二次谐波产生机制
> 可视化实验方法研究电场作用下液滴撞击表面的动态行为(三)
> C72-MPB氟醚磷酸胆碱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、泡沫/润湿性能测定(二)
> 影响狭缝间氢键流体气液平衡界面张力的因素有哪些(二)
> 3D打印钛合金粉体的生产工艺——高速高压氩气气流克服钛合金熔体表面张力
> 不同冷表面预设温度下液滴冻结过程的演变规律
> 表面活性剂是否对斥水性土壤的润湿性有影响?——概括、介绍
> 利用溶液的张力,设计一种用于精密分区腐蚀又不接触晶圆表面的隔离网筒
> 界面张力对低渗亲水岩心自发渗吸的影响因素
> 油田用酸化增产增注剂成分配方比例变动对油水的界面张力的影响
推荐新闻Info
-
> 表面活性素制备、分离纯化、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及胶束化行为研究(三)
> 表面活性素制备、分离纯化、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及胶束化行为研究(二)
> 表面活性素制备、分离纯化、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及胶束化行为研究(一)
> 静电喷雾液滴接触荷电原理
> 超支化聚合物h-PAMAM水溶液表面张力、动态界面张力及破乳性能测定
> 0.01mg是什么精度的天平?超微量天平的称重范围
> 聚丙烯酸酯反相破乳剂添加后曹妃甸油田含油污水界面张力的变化
> 助剂对乙基多杀菌素药液在杧果叶片润湿铺展行为、表面张力的影响——讨论
> 助剂对乙基多杀菌素药液在杧果叶片润湿铺展行为、表面张力的影响——结果与分析
> 助剂对乙基多杀菌素药液在杧果叶片润湿铺展行为、表面张力的影响——摘要、材料与方法
日本在地下存了5万吨纯净水?
来源:宇宙探索领航员 浏览 1185 次 发布时间:2022-09-16
日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,神话故事中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已经很神奇了吧,而日本直接用水“钓”宇宙中的幽灵粒子。
目前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这方面有建树,甚至连门槛都没进去,但这种无视任何已知物质的粒子,绝对是宇宙间最奥妙的粒子之一,别说100%掌握,就算掌握10%就足以颠覆人类认知,因为这种粒子,超过目前人类文明不知凡几。
大家可能觉得,各国日夜研究航母、光刻机、航天等,就为了增强国力,但这么东西跟幽灵粒子比起来,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,下面就来一起揭开日本的“这盘棋”吧。
日本存的5万吨水是什么水?
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,不管海水还是淡水,本质都是水。
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跟水息息相关,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类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就比如我们日常的饮用水,在通过一系列过滤净化手段后,达到了日常饮用水的标准。
但日本这5万吨水不一样,这些属于没有任何杂质的纯水,他们通过高科技手段,将水中所有物质全部化解,最后只留下“水”,即纯度无限接近于100%的超纯水。
日本建立“超级神冈探测器”
1982年,日本为了进行“神冈核子衰变实验”,特意修建了一个探测器,其内装了3000吨纯水,但很可惜,他们啥都没发现。
1985年,日本对探测器进行扩建,结果还是如此。
1987年是日本神冈核子衰变实验的转折点,因为他们跟美国的探测器共同合作,终于发现了大麦哲伦云中超新星1987A爆发时产生的中微子,这让日本信心大增。
于是日本立马扩大探测器规模,将纯水提高到5万吨,并且配备了大量光电倍增管。
1996年,日本“超级神冈探测器”正式建成,从此日本开始不断研究宇宙幽灵粒子—中微子。
为什么要用超纯水来“钓”中微子?
如今就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,全都是由各种离子组成的,而中微子就是宇宙间的基础粒子之一,属于轻子的一种。
中微子的质量很小很小,以现在的科学水平,甚至都无法测量中微子的质量,据说中微子的质量仅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,所以它基本不参与任何作用,除了概率很小的弱相互作用。
在传播过程中,中微子可以穿透目前已知的一切物质,就我们认为极其渺小的原子核,在中微子“眼中”也属于庞然大物,所以中微子可以轻而易举穿透原子,并且不会撞到障碍物,就咱们人体的手指那么一小块,每秒中都有几万亿个中微子穿过,你是不是察觉不到任何异常?
穿透能力如此强大,且质量如此小的中微子,人类该如何捕捉呢?
与其说“捕捉”,不如说“钓”。
中微子虽然几乎不跟任何物质产生作用,但也不是绝对,中微子跟原子核对撞时会产生其他粒子,这些粒子会产生切伦科夫辐射,而切伦科夫辐射的表现特点就是“蓝光”。
“蓝光”极其微弱,如果中微子跟一块木头中的物质产生反应,那么人类无法观测二者是否已经产生反应,因为蓝光看不见。
所以人类需要用一种极其透明且没有杂质的物质,在“钓”中微子的同时,也能让人类很好的观测,水到底有没有“钓”到中微子。
为了观测切伦科夫辐射,日本还特意在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安装大量光电倍增管,此物能尽量放大切伦科夫辐射所产生的蓝光。
研究中微子有什么意义?
1.更容易窥探宇宙起源
12个最基本的粒子,构成了如今的物质世界,而中微子就足足占了3种,在宇宙中,每立方厘米就有约300个中微子,是其他粒子的数十亿倍。
中微子一旦被人类研究透彻,它必然能帮助人类更好的探秘宇宙起源及演变。
2.观测其他星体
目前人类掌握的绝大多数辐射根本无法穿透高密度、高压带电离子的环境,而中微子不同,它具备低质量、零电荷的特性,能轻松穿透太阳核心,这样人类就能窥探太阳内部的终极奥秘。
像其他行星就更加不在话下,只要人类能接收到中微子传递回来的信息,它穿过哪里,人类就能看透哪里,完全就是神话故事中的“千里眼”!
再拿地球来举例,如果人类掌握中微子成像技术,秦始皇陵、金字塔等古代遗迹将一览无余,地球内部是否存在地心世界也将被揭开谜底,马里纳亚海沟最深处有什么?
这些谜底都将被轻而易举的揭开。
3.通信技术呈跳跃式发展
目前人类通信技术主要依靠电磁波长距离传送,但由于地球本身就是球面,所以信息的传输需要借助卫星及地面站。
但中微子可以轻松穿透地球,就拿南北极而言,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,完全不用借助复杂的卫星系统,这就是未来的中微子通讯技术。
还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高等外星文明可能已经掌握了中微子通讯技术,而人类文明目前还无法捕捉中微子,所以存在外星讯息穿透地球,而人类浑然不知的可能性。
结语
综上所述,日本在地下提纯5万吨水,完全是想在中微子领域有所突破,一旦有所成就,日本的国力无疑会大幅度提升,如果能够彻底掌握,人类文明都将上升好几个阶段。
所以中微子跟火箭大炮完全是两个级别的物质,一步先,步步先,想当年原子核裂变或聚变也是同样的道理。